2024年5月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推动法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近日,民商法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创新活动形式,坚持效果导向,突出学院特色,广泛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
5月中旬,民商法学院组织各班级开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感受民法典法治之光”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的理论知识,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和核心要义,感受了民法典所蕴含的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
为了引领广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并应用民法典,民商法学院结合学院特色,精心制作了民法典宣传视频,并在全院范围内展播,让法治精神贴近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内心。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自觉成为民法典的忠实崇尚者、坚定捍卫者和积极践行者。
法润童心,“典”亮未来。为深入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普法工作,民商法学院普法宣讲团分别于5月21日和5月27日走进济南市经八路小学和友谊小学,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宣讲团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精心设计了普法讲座、“我是小法官”案例解析、情景剧表演以及互动游戏等环节。这些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富有教育意义的法治课,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避险能力,为守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了积极力量。
5月20日,民商法学院举办民法典知识竞赛。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答题的形式,有效实现了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民法典的内涵,切实提高了学生运用民法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月16日,民商法学院举办民事案例研究活动。张梦奇博士以“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案”作为案例,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运用图解的方式清晰地梳理了案件中的人物关系,并引用“善意取得”的相关法条,对案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此次民事案例研究活动不仅有效地普及了民法典知识,还显著增强了同学们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显著提升了《民法典》的普及程度,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接下来,民商法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普法宣讲工作,进一步增强普法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民法典真正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为构建和谐、文明、法治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撰稿:王思予 初审:李明鸣 复审:宋海英 终审:于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