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走向深入,切实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12月16日,民商法学院与北京德恒(济南)律师事务所在民商法学院会议室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深化交流座谈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窦衍瑞、北京德恒(济南)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秀峰、民商法学院院长陈志刚等出席座谈会。

窦衍瑞详细介绍了学校研究生培养情况,代表学校向支持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德恒济南所表示感谢。对于未来研究生联合培养及基地工作开展,他希望坚持立德树人目标,更加注重实践,突出应用型、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借鉴科技小院模式探索并实质推进双方正在开展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好培养过程设计,制定体系化、精细化联合培养方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联合培养模式,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秀峰介绍了德恒律所的基本情况,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律所的专业水平和整体实力,并对具体推进合作培养进程提出了建议。
陈志刚在梳理前期双方合作基础上,重点对联合培养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说明,希望真正发挥基地作用,实现法律专业研究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座谈会上,双方共同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深化合作协议和授课服务合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窦衍瑞代表学校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兼职教授颁发了聘书。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校11名优秀研究生代表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围绕法律专业实践、职业规划等问题与律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积极提问,各位律师分别从律师实践、工作思维等角度给予了满意答复,现场气氛热烈,效果良好。

民商法学院相关负责同志,研究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撰稿:杨森;中审:张乾;终审:陈志刚)